2025年AI/ML面试准备的5个技巧

在2025年获得AI/ML职位,不仅仅是背诵算法或收集证书那么简单。在分析了数百个成功的面试经验后,规律很明确:公司需要能够编码、构建系统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——而不仅仅是讨论理论。
无论你的目标是初创公司的机器学习工程师职位,还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生成式AI角色,这五个可行的技巧都将帮助你有效地准备2025年的AI面试。
核心要点
- 专注于出现在80%的ML面试中的20个核心编码模式
- 构建展示端到端工程技能的生产级AI系统
- 掌握可扩展、成本效益高的ML系统设计
- 理解超越模型训练的实际部署挑战
- 培养面向技术和非技术受众的清晰技术沟通能力
1. 掌握真正重要的编码模式
每个AI/ML面试都从编码开始——通常是1-2轮数据结构和算法考核。但大多数候选人都忽略了这一点:你不需要解决500个随机问题。专注于出现在80%面试中的20个模式。
ML编码面试的核心模式:
- 滑动窗口和双指针技术(用于序列处理)
- 二分查找变体(用于优化问题)
- 图遍历(用于推荐系统)
- 动态规划基础(用于序列建模场景)
使用LeetCode或AlgoMonster等平台每天练习2道题。重点是清晰地解释你的方法——面试官更关心你的问题解决过程,而不是完美的语法。
专业提示: 许多ML特定的编码问题涉及矩阵操作和数组处理。优先处理这些问题,而不是复杂的树问题。
2. 构建并部署真实的AI系统
跳过玩具数据集。2025年的公司希望看到展示端到端ML工程技能的生产级项目。
高影响力的项目创意:
- 使用LangChain和向量数据库的RAG驱动文档搜索系统
- 带有模型监控的实时情感分析器
- 具有适当版本控制和A/B测试的图像分类API
在GitHub上详细记录每个项目,包括:
- 架构图
- 性能指标和权衡
- 使用Docker的部署说明
- 云推理的成本分析
关键差异化因素?实际部署你的模型。使用Hugging Face Spaces或AWS SageMaker等平台,展示你理解延迟优化和模型漂移等生产挑战。
Discover how at OpenReplay.com.
3. 通过实际场景练习ML系统设计
AI/ML系统设计面试已成为中高级职位的必考项。这些面试不是关于完美的解决方案——它们测试你是否能够设计可扩展、成本效益高的AI系统。
常见的系统设计场景:
- 设计实时欺诈检测系统
- 为1亿用户构建推荐引擎
- 创建多语言聊天机器人架构
- 扩展LLM服务基础设施
对于每个场景,围绕以下结构组织你的答案:
- 问题澄清(约束条件、指标、规模)
- 数据管道设计(摄取、预处理、存储)
- 模型架构(算法选择、训练策略)
- 服务层(批处理vs实时、缓存、负载均衡)
- 监控和迭代(A/B测试、漂移检测)
像ByteByteGo这样的资源提供ML系统设计模式的可视化解释。练习绘制架构图——视觉沟通至关重要。
4. 理解生产环境ML挑战
2025年的生成式AI面试准备超越了模型训练。面试官想知道你是否理解实际部署挑战。
需要掌握的关键生产概念:
- 模型优化: 量化、蒸馏和剪枝技术
- 推理扩展: 批处理策略、GPU利用率、边缘部署
- 成本管理: LLM的token优化、无服务器vs专用基础设施
- MLOps基础: CI/CD管道、使用MLflow的实验跟踪、模型版本控制
准备如何处理常见生产问题的示例:
- 当模型准确率突然下降时会发生什么?
- 如何将LLM推理成本降低50%?
- 什么时候选择微调而不是提示工程?
5. 培养技术沟通技能
AI面试准备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?简单地解释复杂概念。你需要与技术和非技术面试官讨论你的项目。
练习解释:
- 为什么选择特定架构
- 不同方法之间的权衡
- 技术决策的业务影响
- 如何与产品团队协作
录制自己在2分钟内解释最近项目的视频。非ML工程师能理解你的方法吗?资深工程师能欣赏技术深度吗?
加入Discord上的ML社区或参与论文阅读小组。教别人是识别理解差距的最快方式。
结论
2025年成功的AI/ML面试准备不是消费每一个资源——而是专注练习重要的内容。每天投入2-3小时:一小时用于编码,一小时用于项目或系统设计,30分钟用于学习新概念。
记住:公司雇用能够交付产品的工程师,而不是那些能背诵教科书定义的人。专注于构建、部署和清晰解释真实的AI系统,你将从那些只完成在线课程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。
通往下一个AI/ML职位的道路始于采取行动。从本指南中选择一个编码模式或项目创意,今天就开始。
常见问题
在面试前2-3个月,每天分配2-3小时。花一小时做编码题,一小时做系统设计或项目,30分钟学习新概念。持续性比马拉松式学习更重要。
两者都重要,但根据职位确定优先级。对于大多数职位,理解梯度提升和随机森林等经典算法,然后再深入学习深度学习。生产角色更看重实用的ML知识而非前沿研究。
过于关注理论而缺乏实际实施经验。候选人经常记住算法但无法解释权衡或部署挑战。构建真实项目并准备讨论生产考虑因素。
不需要,大多数ML工程职位优先考虑实际技能而非学位。强大的编码能力、生产经验和已部署项目的作品集通常比学术证书更重要。专注于可展示的技能而非证书。
Understand every bug
Uncover frustrations, understand bugs and fix slowdowns like never before with OpenReplay — the open-source session replay tool for developers. Self-host it in minutes, and have complete control over your customer data. Check our GitHub repo and join the thousands of developers in our community.